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布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良好的布線可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還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那么,全屋智能家居怎么布線呢?
全屋智能家居怎么布線?
第一步:規劃電路分布
在規劃智能家居布線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電器的用電功率和電器的分布情況。在規劃電路分布時,需要考慮到不同設備的用電需求和電器布置,確保保險措施的合理布局。在布線規劃時還需要考慮到未來家庭的用電需求,給每一個房間的電器都預留足夠的開關和插座。
第二步:確定智能設備位置
智能家居布線前需要明確需要放置哪些智能設備。我們需要確定智能設備的位置和數量,以便于進行布線規劃。通常情況下,智能設備需要和家庭網絡連接,因此需要為智能設備的布置留下相應的位置,一般要求位置處需要接入網絡電纜。
第三步:設計多路插座布線
智能家居需要使用大量的插座,因此需要合理規劃多路插座的布線。多路插座需要同時滿足電量和數量的要求。多路插座通常采用環狀布線方式,并且需要與開關、照明和設備插座等相互連接。此外,我們還需要在合適的位置預留空間,以便擴展新的插座。
第四步:規劃智能家居聯動布線
智能家居實現聯動的一大特點,需要進行專門的聯動布線規劃。智能家居的聯動通常是通過連接智能終端設備實現的,一般需要承載較大電流負載。因此,在布線時需要考慮到電流的大小,盡量采用銅芯布線,以確保電路的安全性。
全屋智能家居系統布線方法:
1、集中控制技術
采用集中控制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統,主要是通過一個以單片機為核心的系統主機來構建,中心處理單元(CPU)負責系統的信號處理,系統主板上集成一些外圍接口單元,包括安防報警、電話模塊、控制回路輸入/輸出(I/0)模塊等電路。
這類集中控制方式的系統主機板一般帶8路的燈光、電器控制回路,8路報警信號輸入,3-4路抄表信號接入等。由于系統容量的限制,一旦系統安裝完畢,擴展增加控制回路比較困難。
這類產品由于采用星型布線方式,所有安防報警探頭、燈光及電器控制回路必須接入主控箱,與傳統室內布線相比增加了布線的長度,布線較復雜。目前市場上這類產品較多。
2、現場總線技術
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則通過系統總線來實現家居燈光、電器及報警系統的聯網以及信號傳輸,采用分散型現場控制技術,控制網絡內各功能模塊只需要就近接入總線即可,布線比較方便。
一般來說,現場總線類產品都支持任意拓撲結構的布線方式,即支持星型與環狀結構走線方式。燈光回路、插座回路等強電的布線與傳統的布線方式完全一致。“一燈多控”,在家庭應用比較普遍,以往一般采用“雙聯”、“四聯”開關來實現。
走線復雜而且布線成本高。若通過總線方式控制,則完全不需要增加額外布線。是一種全分布式智能控制網絡技術,其產品模塊具有雙向通信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互換性,其控制部件都可以編程。
典型的總線技術采用雙絞線總線結構,各網絡節點可以從總線上獲得供電(24V/DC),亦通過同一總線實現節點間無極性、無拓撲邏輯限制的互連和通信,信號傳輸速率和系統容量則分別為10KBPS和4G。
全屋智能家居安裝流程:
01.設計階段→設計智能方案
設計師提供裝修平面圖和燈控圖,全屋智能服務商在設計圖基礎上負責優化點位圖輸出智能方案。
02.水電進場→智能技術交底
業主、設計師、項目經理、電工到場的情況下進行智能技術交底,一般在水電定位同步交底,也可在相關人員到場情況下交接。
03.水電結束→水電復查
水電結束后,全屋智能工程師進行水電交底復查。
04.木工進場→預留尺寸交底
窗簾盒預留寬度以及預埋燈具尺寸和樣品。
05.木工結束→尺寸復查
木工結束后、窗簾盒及柜子安裝完成不影響軌道尺寸的測量后,全屋智能工程師進行現場測量軌道尺寸,安排工廠定制軌道。
06.粉刷結束→上門安裝
電工、全屋智能工程師同時到場,在施工方燈具和電箱安裝完成階段、智能進場安裝設備、期間需要電工配合識別線路。
07.安裝完畢→上門調試
全屋智能設備安裝完成后,客戶光纖入戶已完畢。調試現場業主、全屋智能工程師同時到場,進行設備調試及完成智能化場景設置,交付業主使用,移交權限的同時進行一些簡單的使用、設置等功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