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生活中,智能家居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其中空調的智能化控制更是受到廣泛歡迎。小愛同學作為小米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可以幫助我們輕松地控制家中的各種設備,包括空調。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小米智能家居怎么控制空調。
小米智能家居怎么控制空調
一、確保空調支持米家控制
首先,你需要確保你的空調支持米家智能家居系統。大多數小米空調以及具有米家控制功能的第三方空調都可以通過小愛同學進行控制。你可以在米家應用中查看支持的空調型號列表。
二、連接空調至米家智能家居系統
1.下載并打開米家應用。
2.在應用中找到并選擇添加設備選項。
3.按照提示將空調連接到米家網絡中。這通常涉及到將空調的WiFi功能設置為與米家網絡相同的SSID和密碼。
4.一旦設備成功添加到米家網絡,你就可以通過米家應用對空調進行控制了。
三、通過小愛同學控制空調
1.確保你的小米智能音箱或小愛同學已連接到米家網絡中。你可以在米家應用中添加設備并進行設置。
2.對小愛同學說出“打開空調”或“關閉空調”等指令。如果你的空調支持語音控制,小愛同學會自動識別并發送相應的控制指令到米家應用,從而控制空調的運行。
3.你還可以使用小愛同學查詢空調的狀態、溫度等信息,以及設置定時開關機等功能。
通過以上步驟,你可以輕松地使用小愛同學連接和控制你的空調,享受智能家居帶來的便利。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號的空調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設置選項,具體操作請參考空調說明書或米家應用中的說明。
小米米家智能家居裝修網絡布置指南
1米家智能家居的主要連接方式
目前,米家智能家居主要有三種連接方式:Wi-Fi(2.4g/5g)、ZigBee、藍牙/藍牙Mesh。Wi-Fi主要用在數據量大、電池大或接電的產品上,比如貓眼、攝像頭、掃地機器人。
藍牙/藍牙Mesh是現在小米主推的協議,新品已全部使用藍牙Mesh,僅有老部分產品為ZigBee。在小米生態鏈企業中,只有綠米還在堅持并大力推廣ZigBee。
ZigeBee和藍牙Mesh并無高低優劣之分,雖然成本高,但也有低延時、較省電、便于本地執行等優點。所以選購產品時沒必要過于糾結連接協議的事,主要看產品核心功能就好。
2家庭有線/無線網絡布置
2.1網線的選擇與裝修注意事項
有線網絡是家庭布網的基礎,所以其材料選擇(網線、網絡模塊、水晶頭、面板)就顯得尤為關鍵。
以一般家庭使用的網速需求和布線長度來看,超五類線完全夠用,因為超五類在短距離能跑到接近萬兆的速度,即使是100米也符合5GBASE-T標準。
當前,1G網口設備仍是主流、2.5G網口設備正處于普及初期,10G網口的全面普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布置超五類線纜會很快過時。
如果您家里有以下情況,則可以考慮用六類網線:
有大量POE設備(23AWG的六類線線徑更粗,供電質量會好一些,別買成24AWG的哦!)
有大量萬兆電口設備,且追求極致體驗(那為啥不玩光口設備呢?)
裝修公司只提供六類線,自己買網線就不給保修
超六類和八類線完全沒有必要,在家用環境下感受不到提升。
至于所謂的“七類線”,EIA/TIA標準中沒有,ISO標準則規定使用非RJ45接口,比如GG45/ARJ45/Tera。
換言之,我們平常使用的RJ45網口設備要么根本插不進七類線,要么能插進卻沒有七類線的效果,所以您真沒必要買七類線,最后的效果可能還不如超六類呢!
關于屏蔽線,我也不建議大家購買。又貴、又難穿。屏蔽線適用于復雜電磁環境下對網絡穩定性有極高要求的場景(一般機房里都用不到),有嚴格的安裝要求,必須網線、水晶頭、網絡模塊等全都是屏蔽的,按規范嚴格安裝、做好接地,才能起到完整的屏蔽效果,一般的裝修水電工根本玩不轉、也沒有相應的工具。而屏蔽網絡如果任一環節存在疏漏,都會嚴重影響網絡質量,導致最終效果反而不及非屏蔽線。所以普通家庭買非屏蔽線就好了!
網線品牌比較推薦康普(安普網聯)、泛達、羅格朗、西蒙、日線、綠聯、山澤、秋葉原等品牌。前五個國外品牌名氣大、價格也貴;后三個國內品牌相對便宜,但質量也過關,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注意,裝修時強弱電管最好不要交叉,若交叉或平行距離30公分以內,線管要包錫箔紙避免相互干擾。另外,建議讓工人給水晶頭后面做個護套(就像成品跳線那樣,護套網上也有得賣),不容易損傷、使用壽命久一些。穿管或放線到暗盒里時,彎曲半徑務必大一點(標準規定是彎曲半徑>4*線纜直徑),避免影響效果。
建議網線裝好后,自己拿測試儀看看是否8芯全通,否則要么聯不通、要么速度只能在100Mb以下。如果要求比較高,可以租個福祿克測試儀測試。
注意網線、水晶頭、網絡模塊的標準要一致。比如您用了六類線,就得用六類模塊和六類水晶頭。但三者不是一個牌子無所謂,因為都用RJ45接口和568線序。
網絡面板有的帶有模塊,有的不帶模塊。帶模塊的面板一般都會寫清楚幾類。
不帶模塊的純網絡面板沒有幾類這種說法,因為它就是個殼。如果殼和模塊分開買,建議買同一個牌子,否則有可能組裝不上。
前面說的都是叫水電師傅裝。如果想自己裝,也是沒想的那么難。買套工具箱自己練練打水晶頭就行,剛開始可能總是有幾芯不通,多做幾個就好了,接模塊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如果總是接不好,也可以考慮兩件式水晶頭和免打模塊,成功率更高。
2.2有線、無線網絡的布置方案與設備選型
有線、無線網絡的布置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接下來就混著講了。
家庭無線網絡布置,主要有三種方法:AC+AP、單路由、Mesh組網。
先談AC+AP。優勢主要有:簡潔美觀;占用空間少;可直接在AC上管理所有AP設備;合理布局調試后,信號覆蓋和漫游體驗極好、后期基本無需調整;適合房子被劃成很多個小房間、剪力墻或承重墻很多、多層別墅、超大平層、大型辦公室等場景,以及極度追求美觀簡潔的用戶。缺點是價格比同級別Mesh設備貴很多;有些AP面板發熱很大;要想最大化保證效果,需要廠商在裝修前用專業計算覆蓋情況以選擇點位、安裝后應進行專業調試(現在雖然有傻瓜式的AC+AP,可一鍵優化,但實際效果不如專業人員現場調試);前期點位布置不好后期很難調整;后期如需調整固件設置需要一定網絡知識。
其實AC+AP原本是一種商用方案,更注重帶機量、安全管理等特性,后面才逐步用到家庭中,所以有些設備與家庭使用場景并不是特別契合。建議追求美觀、有一定網絡基礎、以及之前提到對應戶型的朋友使用。
如果打算AC+AP,建議大且通透的空間放吸頂式/壁掛式AP,然后根據情況補充面板AP,面板AP也最好放在房間某堵墻的中間而不是角落上,兩者組合能最大化減少死角。品牌上,我比較推薦Aruba、Cisco、UBNT、H3C,最好找廠家能幫助設計的,效果會更好,也免去自行調試之苦(當然自己水平高、愛折騰的也可以體驗自己設計的成就感)。盡量不要買太便宜的品牌或型號,后期使用不穩定時會令人抓狂的。
布線時,所有線從弱電箱內的POE交換機或AC/POE一體機連到各個點位即可。如果房型較大、線路較多的,建議放棄弱電箱買個機柜會更好。如果打算放吸頂AP的,一定要多和設計師/中央空調或新風商家溝通,確保美觀且設備不受影響。
Mesh組網方案,相對同等級AC+AP來說便宜不少,性價比高、上手簡單。
信號覆蓋方面,前期大致確定點位即可,后期調整位置也比較靈活,無需大動干戈地計算覆蓋和調試。但是,面對我之前提到過的那些復雜房型,Mesh的效果確實不如AC+AP。
對于在裝修的朋友們,我建議做有線回程方案,更穩定、延遲更低,而且買雙頻路由就能有較好效果。對于已經裝修好,沒法有線回程的朋友,還是盡量上三頻路由吧,否則5G頻段帶寬直接少一般、穩定性和延遲方面也不盡如人意。
與無線AP一樣,路由器的擺放位置也有講究:
單路由盡量往房子中央放;多臺路由可以分散開放,放好后用WiFi魔盒、Cellular-Z等軟件試試各處信號強度和漫游效果,某處信號不好再適當調整路由位置或增加節點。
注意,路由器信號主要靠漫反射傳播,而不是穿墻,請不要迷信穿墻路由器。同時,單臺路由器的能力有限,很多時候一臺旗艦路由器體驗反而不如兩臺中檔路由器
現在有Mesh路由的品牌很多,基本是個路由器廠家就在做,我也寫過不少路由器的選購指南,大家可以自行選擇。不管用什么品牌路由器都不會影響到智能家居效果,不存在兼容性問題,放心選自己最喜歡的品牌就好!不過用小米/紅米路由器可以“暢快連”小米智能家居設備,較為方便。
關于網線的走向,因為客廳和弱電箱往往是信息點最為密集的地方,所以個人比較建議能移入戶光纖位置的,就盡量將其和弱電箱一塊移到電視墻處(箱體可以用電視柜擋掉),開槽走線挖盒會少一點、日常使用也方便簡單一些。
在光纖和弱電箱沒有移位,且不考慮AC+AP時,一般家庭線路往往是這樣走的:光貓一根走到客廳主路由、一根到客廳iptv盒子(其實這兩根可以利用VLAN實現單線復用,實現方法有很多,一是用兩個VLAN交換機,100%能解決;二是路由器支持IPTV,可在光貓中設置VLAN,但部分地區由于IPTV認證問題無法實現),再從主路由拉回弱電箱內交換機,交換機連接其他網口/設備。這樣,客廳到弱電箱之間就得走三根線,客廳留一個雙口網絡面板+一個單口網絡面板(四口面板太擠了)
若是將光纖和弱電箱移到電視墻上,雖然大致線路也是這么接,但原先弱電箱到電視墻間就不用挖槽走線了,電視墻上也不用做那么多面板了。直接買成品跳線將光貓和iptv、主路由以及主路由和交換機連好,交換機再通過暗埋的線連接其他網口或設備就好了。如果別的房間網口不多,甚至可以省下交換機,直連路由器lan口就好了。
其實,隨著無線的速度、穩定性不斷提升,需要插網線的設備真是越來越少了,臺式逐步配無線網卡、越來越多的筆記本也開始取消網口,加之在臥室看電視的也少了,如果不是AC+AP的組網方案、很多房間完全可以不留網線,省點錢也好啊。所以,建議大家根據自家實際情況設計網線走向,沒必要全按以往的老方法做,這樣裝修時能省不少錢。
對于用AC+AP方案的,最該注意的就是,絕大多數AP面板或是不帶網口,或是帶的千兆網口。要用nas的,特別是有2.5g口或雙口千兆聚合的,還是自己老老實實單獨接根線用普通網絡模塊+普通面板吧,不然跑不滿機械硬盤速度的。
對于組有線回程Mesh的,我比較推薦光貓橋接路由1,路由1再連路由2/3/n的方式,這種方式兼容性好,不管什么牌子都支持。如果光貓不改橋接,通過交換機連接路由1/2/3/n的話,只有領勢、華碩、小米、TP等品牌的多數型號以及其他品牌部分型號支持,不但會喪失路由器部分固件功能,也很考驗光貓性能(光貓太弱的話體驗很差)。
請不要在交換機上圖便宜,不然會影響這個網絡質量。我遇到過不少向我咨詢的網友因為交換機太差勁而影響Mesh節點穩定性。
如果您有Mesh組網方面的疑惑,可以向我付費咨詢~
3藍牙/Zigbee設備的連接
這兩種設備都需要接入網關,米家有很多設備帶網關功能,比如中樞網關、多模網關、小愛音箱、云臺版Pro攝像機、智能插座等等,具體列表可在米家-我的-產品百科中查看,但我建議還是統一連到多模網關里比較好。注意:藍牙Mesh網關兼容藍牙設備,但藍牙網關沒法兼容藍牙Mesh設備。ZigBee3.0網關兼容ZigBee1.2設備。
目前,米家網關分為三類:中樞網關、從網關和盲網關。
3.1中樞網關
顧名思義就是智能家居的中樞,目前只有小米米家智能中樞網關才能充當中樞。中樞網關為藍牙Mesh網關,支持有線、無線(2.4GHz/5GHz)兩種網絡連接模式,米家中樞網關需要配合2.0智能化運行,支持更多本地化,有效解決米家云端服務器出問題或路由器外網斷開的情況。
一個家庭中可以擺放多個中樞網關,其中一個為主中樞,其余為備中樞,主中樞無法正常工作時備中樞會頂上來。注意:備中樞不是干等著不干活,也會連接設備,只是不承擔指揮功能。
由于有信號放大器的加持,中樞網關覆蓋能力較強,我這邊實測能超過單層120平(戶型不同,僅供參考)。
3.2從網關
多模網關和小愛音箱Pro可以充當從網關,連接各類設備并接受中樞網關調度,是中樞系統的一部分,也能支持符合條件的自動化本地執行。其中多模網關是ZigBee3.0、藍牙Mesh雙合一網關,小愛音箱Pro僅是藍牙Mesh網關。
在中樞網關出現前,多模網關也支持部分的本地化執行功能。
米家多模網關支持互相通信,即當連接網關1的a設備滿足預設條件時,可以聯動連接在網關2下的b設備執行預設動作,只要在同一米家賬戶、同一WiFi下即可,不用擔心網關多了不互通。
一般來說,多模網關覆蓋能力在單層100平米左右。
此外,如果設備比較多的,也建議酌情增加網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ZigBee中繼設備的情況下,多模網關只能直連32個ZigBee設備,配合中繼設備,可連最多128個ZigBee設備(支持ZigBee中繼的設備可在小米商城多模網關介紹頁查詢,一般有穩定電力供應的都能中繼,比如綠米的零火開關)
如果沒有ZigBee設備,且智能設備比較少、又不追求本地化執行,那么單買個小愛音箱也是不錯的選擇。若是設備多,那還是讓小愛安心當個音箱吧,放放歌、播報下指令執行結果就好了。不過小愛音箱也有長處,比如Pro除了是藍牙Mesh網關,還可以紅外遙控,放在客廳還是很不錯的!順嘴提一句,不要太指望小愛音響的音質,想要沉浸式體驗的,還是需要布置3.5mm線的。
眾所周知,藍牙/USB3.0對2.4g信號有較大影響,即使路由器支持通過TDM等手段減少干擾(比如華碩),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建議網關和路由器最好隔開一點兒放。
3.3盲網關
指不接受中樞調度、只能與云端通信的網關。連接盲網關的設備不處于中樞之中,無法本地化執行。建議有中樞網關的朋友在“米家-我的-中樞與網關”中關閉盲網關設備的網關功能。
以上就是小米智能家居怎么控制空調的方法,小米智能家居系統通過高效的設備整合和智能聯動,極大地提升了家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適度。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小米智能家居系統將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為用戶帶來更加完善的智慧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