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已經成為了這幾年的熱門話題,智能家居內運用的幾種主流通訊協議。目前行業內比較穩定成熟運用的主要為:Modbus通訊協議、KNX控制協議、BACnet智能建筑通信協議等。
智能家居通信協議有哪些
智能家居主流協議分為有線和無線的。
1、有線的協議主要是:TCP/IP協議、CAN協議、RS485、KNX協議。
2、無線的協議主要是:RF433、紅外轉發協議、藍牙、Wi-Fi、4G、Z-Wave、Zigbee。
區別:
(1)Zigbee被正式提出來是在2003年,是基于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個域網協議。在不使用功率放大器的前提下,Zigbee的有效傳輸范圍為10-75m。ZigBee采用自組網的方式進行通信,也是無線傳感器網領域最為著名的無線通信協議。ZigBee以其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高容量、長時間的電池壽命的特點深受一些廠家的追捧。例如,小米推出的家庭智能產品都支持ZigBee通信。
優點:近距離、低復雜度、自組織、低功耗、低數據速率,可自組網、容量大,電池壽命長。
缺點:抗干擾性差,ZigBee協議沒有開源,通信距離短。
(2)Z-Wave是一種新興的基于射頻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適于短距離、窄帶寬應用場合的無線通信技術。Z-Wave專注于家庭自動化,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進入中國市場較Zigbee晚,市場份額也遠遠不及Zigbee,且由于頻帶劃分的原因,雖能在中國發展,但也是走得小心翼翼。
智能家居通信技術有哪些
1、zigbee
傳輸距離50-300M,速率250kbps,功耗5mA,網絡節點數最大可達65000個。
其特點是近距離、低復雜度、自組織、低功耗、低數據速率,最大特點是可自組網。主要適合用于自動控制和遠程控制領域,可以嵌入各種設備。
2、z-wave
主打互聯互通,標準統一,審核較嚴格。
Z-Wave是由丹麥公司Zensys所一手主導的無線組網規格,Z-wave聯盟雖然沒有ZigBee聯盟強大,但是Z-wave聯盟的成員均是已經在智能家居領域有現行產品的廠商,該聯盟已經具有160多家國際知名公司,范圍基本覆蓋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
3、藍牙
是一種無線技術標準,可實現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和樓宇個人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無線電波)。藍牙可連接多個設備,克服了數據同步的難題。傳輸距離2-30M,速率1Mbps,功耗介于zigbee和WIFI之間。主要應用在一些小型的智能硬件產品上。
4、wifi
是一種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無線局域網(WLAN)的技術,通常使用2.4GUHF或5GSHFISM射頻頻段。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無線通信技術,傳輸距離在100-300M,速率可達300Mbps,功耗10-50mA。
5、RF
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相對于傳統的磁卡及IC卡技術具有非接觸、閱讀速度快、無磨損、不受環境影響、壽命長、便于使用的特點和具有防沖突功能,能同時處理多張卡片。無線射頻技術在閱讀器和射頻卡之間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傳輸,以達到目標識別和數據交換的目的。
6、EnOcean
世界上唯一使用能量采集技術的無線國際標準。無源無線的通訊標準。EnOcean能量采集模塊能夠采集周圍環境產生的能量,用來供給EnOcean超低功耗的無線通訊模塊。和同類技術相比,功耗最低,傳輸距離最遠,可以組網并且支持中繼等功能。無需電池,無線信號所需的電力是ZigBee的1/30~1/100。主要應用在一些無線無源智能家居和智能樓宇產品上。
7、UWB
是一種無載波通信技術,利用納秒至微微秒級的非正弦波窄脈沖傳輸數據。通過在較寬的頻譜上傳送極低功率的信號,UWB能在10米左右的范圍內實現數百Mbit/s至數G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抗干擾性能強,傳輸速率高,系統容量大發送功率非常小。低發射功率大大延長系統電源工作時間。電磁波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也會很小,應用面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