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各種居家產品也是越來越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燃眉之急。
智能家居的不足
1、產品人性化程度不高
智能家居作為一種全新的家裝概念,融合了設計、布線、網絡鏈接、安裝調試等多個步驟,功能十分強大,在室內安裝初期需要專業的室內設計師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由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反復組裝調配,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者操作時需要閱讀手冊實現家居控制,但閱讀說明的過程中無法掌握全部技巧,試想在使用智能家居產品時連普通的消費者都要琢磨半天,更別提這些消費者中使用的對象是老人、小孩,對于他們,家居控制操作似乎就更不容易了。操作復雜、安裝繁瑣、使用不便捷都是阻礙智能家居發展的“絆腳石”。
2、升級優化難以繼續
智能系統隨著時間的更新換代,很有可能系統靈活性變遲鈍,導致用戶體驗不是很滿意。現全球市場芯片短缺,在全國缺芯的環境下,會不會造成智能家居系統大面積的卡頓等問題還是未知數。
3、風險隱患仍然存在
安全性也是智能家居產品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傳統家電因為不聯網,所以沒有信息安全問題,而一旦接入網絡,就引入了信息安全風險。智能家居設備不僅要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服務,還要收集用戶的信息數據,如果智能家居廠商制造的設備只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而不能保證智能家居設備的安全,就有可能讓黑客入侵用戶的生活。
4、產品沒有區分用戶權限
在用戶終端,不管是主人、家人、客人,功能都是相同的,這就導致了用戶在一些場合的私密操作可能會被別人打擾,給用戶造成困擾。原來的系統無法區分用戶的權限,也就無法使用用戶不同的習慣。就算機器學習的功能再精準,也無法掌握系統前的人是如何變換的。
5、產品缺乏實用性
比如說一個安防場景:當出門在外,只需按下“離家”,啟動報警和監控攝像頭,并鎖閉所有房門。無論在家中或在外,都能遠程通過移動設備實時監控攝像頭畫面。其實這也是有問題的,現在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它的安防系統和監控系統可能是兩個品牌,獨自運行,沒有集成在一起,這就會導致用戶接收到的信息與現場可能會不一致,很難掌握真正的情況。
智能家居產品該如何選擇
1、智能網關
智能網關可以認為是智能家居系統的大腦或心臟。智能網關從互聯網云端接收信號,再通過協議向被操作設備發出,使設備去執行這個指令。智能網關通過與不同的智能家居產品自由組合,可輕松實現全屋智能化。
2、智能開關
如果你想實現全屋燈光智能,只需要更換一下智能開關面板即可;智能開關面板可以替換傳統的面板開關,通過智能語音、手機APP和場景聯動等方式來控制燈光或家電設備的通電和斷電,操作簡單便捷。
3、智能窗戶系統
具備遙控開關窗門、窗簾,自動防風、防雨、防盜等功能;支持智能語音控制系統、手機APP、手動、定時、環境感知、全開全關和情景記憶功能等多種控制方式,滿足我們對窗戶的所有要求。
4、智能音箱
控制設備、切換場景,問天氣、聽新聞、放音樂、講故事,即問即答,隨叫隨到,是智能、貼心的家庭助手。
5、超級中控
超級中控具有設備開關、設備面板、場景控制、網關功能、語音管家等豐富的家居管理功能,是智能家居場景的控制中樞。
智能家居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1、出門忘了帶鑰匙
如果你是傳統門鎖,出門忘了帶鑰匙,那么就就要蹲在家門口無限等待了!而把門鎖換成智能指紋鎖后,可以手機、密碼或指紋都能開鎖,還能增加臨時密碼方便客人來訪。
2、獨居,睡覺擔心有小偷進門
一個人獨居,擔心睡覺的時候有小偷入室?在門窗位置裝上門窗警報器,門窗稍有異動就自動報警,小偷剛開一條門縫就被嚇跑了。除了門窗警報器,全套的智能家居還可以配套漏水警報器、漏氣警報器等等,為安全居家提供多重保障。
3、想開空調,遙控器在哪里
想開空調,然后找遙控器又找不到,翻箱倒柜一番又流了一身汗。而把空調接入智能家居后,開空調就是動動嘴的事,方便多了!此外,像電視、機頂盒、投影儀等,家里的遙控器多了,能有個集中控制的中控,操作起來也會方便省事很多。
4、躺著不想動,想要關窗簾
傳統開關窗簾,都是需要我們走到窗戶旁邊,把窗簾從左到右拉過去才能完成操作;把窗簾導軌換成智能窗簾,開窗簾就只需要動動嘴,生活方便多了!像臥室的窗簾,為避免睡懶覺還可以設置早上7點定時開啟,每天早上陽光照在床上,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
5、外出不在家,想看看家里的情況
家里老人會不會摔跤了?小孩在家有沒做作業?寵物在家情況如何?自己出去工作,想看看家里的情況?裝一個智能攝像頭,在外面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家里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