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處于物聯網的爆發時期,智能家居也快速發展,這是一場智能家居和傳統家居的博弈,到底現狀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智能家居最新成果吧!
智能家居最新成果
物聯網結合AI推動智能化應用場景落地。物聯網與AI(人工智能)的結合成為跨越式發展的動力,是智能化的基礎設施。當前,物聯網處于發展初期向爆發期的過渡階段。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GFK近日發布的《2021智能家電發展現狀解析及趨勢研判》,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整合探索從未停止。第一形態以路由器、智能可穿戴等面向終端開發的智能硬件為代表,第二形態以通用物聯網平臺和操作系統為代表,第三形態將基于應用領域擴展。多種形態并進發展,同時需求倒逼物聯網支撐技術加快商用化進程。
在5G連接能力、AI數據處理能力、多重技術融合發展的催化下,以及城市品質生活、服務、消費市場規模擴大,智能家庭、智能駕駛、智能健康、智能教育、實時娛樂等高度數字化的應用場景,正在加速落地。
智能家居方面,人們的需求改變推進智能家居從單一品牌的不同產品打通向跨品牌、跨行業的全屋智能演進,其中以小米、華為等為代表的終端企業,不斷與其他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傳統家電廠商等進行生態打通,成為拓展群體智能的代表。
智能家居發展現狀和前景
1、滲透率具備較大發展空間
我國智能家居滲透率低、增速快,市場空間廣闊。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僅為4.9%,而同期美國智能家居滲透率達32%,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行業技術的成熟發展,我國智能家居滲透率和整體行業規模正在快速提升,滲透率的提升將為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2、行業標準統一
物聯網的本質是通過互聯網將用戶端之間的連接延伸拓展到任意智能單品,且通過云平臺控制實現物物相連。智能家居本質上來說就是家庭層面的物聯網。物聯網智能終端設備始終無法通聯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大部分企業都希望白建平臺和生態,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平臺割裂的現象。另一方面,各企業間存在技術架構各不相同的問題。行業中沒有—套通用的技術標準,每個企業在自己的生態閉環中有一套技術架構,不需要去兼容別人也不需要介入。
未來這兩個問題都可以通過區塊鏈天然帶有分布式對等合作的技術特性來驅動解決。此外,國家住建部、工信部等多個部門聯手都在制定一系列的標準,促進智能家居行業國家標準的落地與應用,讓智能家居從業者更好地“學標準、懂標準、用標準”。
3、全屋智能家居系統
全屋智能家居系統將成為智能家居企業的標配產品,全方位滿足用戶需求。在行業標準實現統一后的未來,產品端、云端、控制端─體化的開發將成為智能家居企業的標配產品,為用戶帶來家居生活的便利。5G技術的特點是高寬帶、低延遲和廣連接,對于整個loT來說,有助于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智能家居的特點
1、對實時響應要求高
智能家居的許多應用對實時響應要求很高,如檢查發現有煤氣泄漏、火災、房屋水管漏水、房屋被入侵等情況,就需要立即響應,做出相應的行為。如果不能實現實時響應,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和損失。如果響應時間過長,就會使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度變差,不利于智能家居的推廣。
2、強調智能化應用
智能家居強調的是智能化應用,智能化應用體現在多個層次。較低層次的智能化,比如改變家電控制的方式,可以采用手機控制,還可以通過聲音控制;較高層次的智能化,可以設置控制模式,通過軟件預先設定模式,當條件滿足時,按照預定的模式控制家電;更高層次的智能化,可以是具備學習能力的自適應環境控制,通過學習環境的特點和使用者的習慣,實現具有個性化智能需要的控制方式。
3、網絡化的特性
智能家居實現智能控制,實際上是對物體的虛擬數字化,也就是通過對物體的感知,產生數字化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必須流動才能產生控制價值。而實現信息流動的是網絡化。因此,智能家居本質上與物聯網的應用一樣,是通過網絡實現信息的流動、處理與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