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者對優質生活的不斷追求,家電市場正進入消費升級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新興類別正在進入人們的生活。新類別產生了新的需求,而智能家居在智能化和人性化方面的突破引起了追求質量的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并產生了對新一代的需求。
國內智能家居現狀:
智能家居在國內的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根據艾瑞咨詢的研究報告,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了751.2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514.8億元。智能家居市場的增長主要受益于人們對智能生活的追求和科技進步。
智能家居在提高生活便利性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智能家居系統,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或其他設備遠程控制家庭設備,如燈光、電器、暖氣和空調等,使得人們可以更加輕松地掌控家庭生活。智能家居系統的出現也提高了家庭安全性,如智能攝像頭和智能警報器等可以實時監測家庭安全狀況,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智能家居在國內也存在著許多挑戰和機遇。技術標準化和互聯互通的問題一直是制約智能家居市場的重要因素。智能家居產業在接口標準、信息安全、數據共享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使得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影響。
智能家居在國內還存在著普及率低和信任問題。智能家居的高價格和技術門檻一直是智能家居推廣普及的障礙。同時,人們對智能家居技術的信任度也是一個問題。如何讓消費者放心使用智能家居產品,是智能家居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的來說,智能家居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仍需要突破技術標準化、互聯互通和用戶信任的難題。智能家居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提高技術水平和品質,以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國內智能家居發展到什么階段了?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智能家居的概念深入人心、很多人家里雖然不一定裝了全能智能、但是家里卻多多少少有一些智能家居好物、智能家居是以家庭為基礎、實現人和家電之間、家電和家電之間這樣一個聯動關系。
現如今、我國的很多的智能家居已經從“抽象的概念”上落到了實處。
國內智能家居發展遇到的問題:
1、安全與隱私問題
提到智能家居,就免不了討論隱私與安全問題,這也是智能家居落地過程中的一大“蘭路虎”“智能家居就是隱私搜集器”“安裝智能家居,小心生活被直播”、“智能家居時代,我們都是透明人”……類似的種種輿論,也表明了消費者心中有關智能家居有可能泄露隱私、威脅安全問題的擔憂。
眾所周知,智能家居大部分設備都是需要通過網絡進行聯動操控,網絡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面對的問題,網絡容易泄露隱私,同時智能家居設備是需要通過云端,網絡來互相傳達指令,往往在上傳通道的時候容易被入侵,原本被用干保護家庭安全的智能家居設備變成了隱私泄露工具,我想這些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2、遠離訴求本質,創意產品不實用
如今家庭智能化、產品智能化已成趨勢,但是并不是打上“智能”的標簽就有市場可言,比如智能雞蛋盒、百度筷搜、智能杯墊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中,但是大多產品只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實用性真是不敢恭維。
這些產品確實很有創意,但是偏離了用戶的訴求,實用性不強,自然會被市場淘汰出局。而且許多產品打上智能的標簽,實際上并不智能,大部分都是電力驅動或者能設置定時,無法加入生態使用。因為如果一個小小的物件也要能加入生態,那么里面則需要植入識別模塊,一旦植入了模塊,智能飯盒這類產品就是雞肋,無法冷凍、無法加熱,另外做防熱防凍處理成本過高,所以就沒有人會造出這樣的產品的,只是貼上智能標簽就出售了。
從市場角度而言,用戶認可的產品一定是有實用價值的,過于追求酷炫、創意的智能產品,必然難以落地而且在普及,研發方面一定要嚴格把關,出產品的時候需要調研一下是否能迎合市場,市場需求,到底這個產品有沒有真正的“智能”技術含量,消費者會不會為此買單等等。
3、產品市場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
目前智能家居設備產品也是非常多,其中除了上面提到打上“智能”標簽就匆匆上架的產品,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產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各種品牌之間群雄涿鹿,大品牌可謂是占領大多數市場,小品牌之間也激烈競爭。有的打差異化,有的打價格差,但是質量也有好有不好。一些小品牌的安全保密技術可能相對簡易,可以輕松破解其至是容易串聯到別人的謠控器,這種情況更加危險,試想一下我們的智能門鎖Q能夠隨便被人打開,防盜門防了個寂寞,那就真的無疑是在我們自己自邊放了顆“定時炸彈”。